合適的背靠可提高活動效率跟舒適度,輪椅+曲面適型背靠的搭配大全

IMG_7945.JPG

坐姿擺位的五大目標:

1 維持皮膚的完整性 (舒適/不產生壓瘡)

2 避免肌肉骨骼變形 (脊柱側彎/關節攣縮)

3 促進呼吸及吞嚥的功能

4 發揮最大的上肢功能 (近端穩定)

5 增加視野及社交互動

選用合適的背靠,能讓生活更輕鬆舒適,也提高活動效率,但要怎麼挑?

工作區域 3.jpg

搭配I 輕巧型電動輪椅 + 骨盆深背型 

曲面適形背靠

骨盆深背型適合骨盆側向穩定度不足的使用者,維持身體保持在正中心的位置,並且避免脊椎側彎的狀況。搭配易遊金剛eFlexx,駕駛電輪外出時,不用擔心行駛過顛簸路面、轉彎或大角度斜坡,會讓身體晃動。

所謂的側向穩定度不足,又有分上半背部、下背部(骨盆)兩種差別。
如果不確定「上背部與骨盆,我到底哪個較無力?」那麼非常推薦直接體驗實車,判斷自己操作輪椅時,到底是上背、還是骨盆的晃動較嚴重,目前電輪搭配nxt背靠實際案例也越來越多,代表國人對背靠的重要性越來越了解。

IMG_7981.JPG
IMG_7984.JPG

搭配II 高活動輪椅 + 胸廓深背型(1509)

曲面適形背靠

出去一整天,回家常常很累嗎?

對於高活動型手動輪椅的使用者,上身控制力好、喜歡有效率的操控性能,會有較多前後、左右的側向動作,這時就可以搭配胸廓支撐+淺背型,就如同照片裡面的示意搭配。

以下為Tekna nxt 背靠,如果你對高活動輪椅加背靠的使用者分享有興趣,很推薦看這篇文章:支撐包覆的好,用過就知道

tekna.JPG
tekna2.JPG

搭配III 助推型高活動輪椅追風輪AT + 胸廓深背型(1513)

曲面適形背靠

追風輪AT+ 胸廓「深」背型,提供中、上背部無力,需要較強支撐的使用者,「助推輪+大幅支撐」的提案,讓助推輪組協助更有效率的推行,同時身體的擺位也很穩定。

追風輪at2.JPG

搭配IV 追風金剛 + 可調淺背型

曲面適形背墊

高度的調整,可以橫跨32.5公分到50公分的背高可調型,能夠依據需求,同時兼顧足夠支撐以及推行不干涉。背高可調型,也再細分深背、淺背兩種。(以下為追風金剛搭配淺背型展示)

追風金剛1.JPG
追風金剛2.JPG

手動輪椅跟電動輪椅,都可以搭配背靠?

只要有背墊管圓管的手動或電動輪椅(沙發椅電動輪椅無法),都可以搭配nxt曲面適形背靠,不限廠牌。有了背墊管之後,就可以依據身形,選擇適合的背墊尺寸。

電動輪椅+背靠

測量輪椅背墊管外管徑最左到最右的距離

就能選擇合適的背墊背寬尺寸,提供14”(35公分)-22”(55公分)可選,找到適合安裝背靠的背墊管,即可不須切割、鑽洞、拆除任何輪椅骨架上的物件,確保輪椅本身結構的安全。

四步驟:選背高>選背寬>選深淺>安裝與試乘

最後,其實背高選擇是一門很精細的學問,我們整理出了清楚的流程列表,歡迎大家參考應用。

入門概念!輪椅背靠適配流程
第一步:「輪椅背靠」背高尺寸這樣選
第二步:「輪椅背靠」背寬量測與安裝
第三步:「輪椅背靠」深/淺背及骨盆/胸廓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