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 ![]() |
行動輔具是甚麼?
以職能治療的角度來看,行動輔具是為了幫助使用者提高獨立自主能力及社會參與性,舉凡工作、娛樂休閒、人際互動,而這些目的都是:需要透過適切的輔具配合達成的。

何謂適切?設想一下打開鞋櫃,你可能會有運動鞋、皮鞋、高跟鞋、拖鞋…等等不同種類的鞋款,同樣都是鞋子,為什麼需要這麼多雙呢?
你一定馬上回答:是為了不同目的所需嘛!
運動、約會、工作…面臨不同場合和需求,我們會選擇功能相對應的款式,除此之外還會留意尺寸是否合腳、長期穿著的舒適度,而輪椅也是使用者的另一副雙腳,有些人或許認為輪椅只要能代步足矣,但藉由鞋子挑選的譬喻,想傳達輪椅選擇應考慮個人生理條件與環境變遷適用性,而非一台輪椅走天下喔!

在實際個案評估時,以全適配做為核心概念,我通常會以這兩大項切入:
- 個人生理條件
- 使用情境
個人生理條件
這個部分就不用多說了,每位使用者的運動功能、年齡成長及身形條件皆不盡相同,輪椅功能應能配合不同階段變化的生理條件需求。
其中包含人體身材、症狀特徵適配評估—身高、體重、身形、身體損傷程度、個人行動力等等,合身的尺寸能避免引發二次傷害及增加照護成本,幫助使用者維持良好健康狀態。

使用情境/目的
若是本身認知清楚、尚具自我控制能力,以胸腰椎損傷使用者為例,或許應該擁有2~3台輪椅。舉例可能的情形:
日常生活
他可能有一台輕量化的自推型手動輪椅,適合在居家室內空間短距離移行。
外出辦事或購物
較大範圍活動,則選擇操控重型電動輪椅,穩定動力能讓乘坐時間更久更舒適,並克服戶外地勢變化。
職場環境
可能因空間較窄小,需要考量迴轉半徑或車身較小的手/電動輪椅以便利進出,若有高處取物需求,則可考慮站立或舉升功能大大提升自主力。



行動輔具補助資訊
政府也提供不同情境化的資源管道,除了一般常見的居家型評估補助,還有職務再設計計畫,透過專家輔導團隊至職場實地訪視評估,可提供個案工作改善建議。
藉由工作環境、輔具改善、調整工作方法等,幫助輪椅族朋友克服工作障礙,提升效率更能發揮其才。
輪椅通常還會視個別需求,調整或特製相關配備,例如:縮小輪子以符合移動空間的限制、加裝拐杖架、取物夾等等。
另外若是學生身分,則能尋求教育部學校系統補助,同樣也提供個別化生活輔具評估調整,協助在學者獨力完成學習及日常活動。
以上所說都可尋求專業治療師或輔具廠商的評估建議,確切瞭解自己的需求。
相關資源:
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服務實施計畫
One comment